受訪人:《看我今天怎么說( shuō)》導演黃修平
采寫:發條辰( chén)
首發: 深焦DeepFocus

在第六十八屆( jiè)倫敦電影節上,有一部備( bèi)受矚目的香港電影在這( zhè)里完成世界首映,這部電( diàn)影是繼2020年《狂舞派3》后 黃修( xiū)平 導演再度執導的 《看我( wǒ)今天怎么說》 ,鐘雪瑩憑借( jiè)本片拿到金馬獎最佳女( nǚ)主角。本片已于近日上線( xiàn)流媒體。
《看我今天怎么說( shuō)》圍繞三位赤誠的聾人青( qīng)年展開,他們出身自不同( tóng)的家庭,因為不同的機遇( yù)和身體狀況,對聾人身份( fèn)和處境有著不同看法和( hé)態度。一個活得自信,一個( gè)努力融入,一個則不敢苛( kē)求。 手語把三人連上,現實( shí)卻撞得彼此遍體鱗傷,他( tā)們能否走上耳目一新的( de)一章?避過一切獵奇憐憫( mǐn)的眼光,以最嚴謹真誠的( de)態度取得微妙平衡,舞動( dòng)的手語帶動情感流動,由( yóu)衷的尊重充滿每一個角( jiǎo)落。影片選角用心精準,令( lìng)每位大小演員都散發出( chū)亮眼的光芒,游學修、鐘雪( xuě)瑩和吳祉昊細致的演出( chū)更是真摯動人。
在個人和( hé)融入之間,如何不被扭曲( qū)活出真我?一部關于自我( wǒ)價值和身份認同的作品( pǐn)——聾人不再是作者的設定( dìng),而是主人公,我們不只看( kàn)得見聲音還聽得到靜音( yīn)。
倫敦電影節的選片人Hyun Jin Cho評( píng)價道:“黃修平以其膾炙人( rén)口的青年文化電影而聞( wén)名,他帶我們走近三位二( èr)十多歲的聾人的生活。 我( wǒ)們從每個人獨特的視角( jiǎo)了解到 "聾人身份 "的細微( wēi)差別,同時影片還對社會( huì)的規則進行了拷問,并重( zhòng)新想象其他可能的語言( yán)身份。黃修平的第六部長( zhǎng)片以長期研究為基礎,采( cǎi)用合作的方式,展現了友( yǒu)情和歸屬感的動人畫卷( juǎn)。”
倫敦電影節總監Kristy Matheson也表示( shì):“各位選片人被香港導演( yǎn)黃修平誘發思考的新作( zuò)《看我今天怎么說》深深感( gǎn)動。影片敏銳而吸引地帶( dài)出聾這主題,引領我們對( duì)社會規范和身份提出各( gè)種復雜的問題。我們很樂( lè)意在今年秋季的BFI倫敦影( yǐng)展上與觀眾分享這部杰( jié)出電影。”
在影片完成倫敦( dūn)電影節的三場放映后,黃( huáng)修平導演在百忙之中接( jiē)受了我們的采訪。他不僅( jǐn)在采訪中跟我們分享了( le)他的前期調研,即香港地( dì)區聾人的社會生存情況( kuàng)、福利制度。也有他創作這( zhè)部影片過程中遇到的理( lǐ)念上的困難以及如何通( tōng)過影像展現不同聾人的( de)不同選擇。以下是采訪全( quán)文。
深焦:在現場您說是第( dì)一次來倫敦,這4天也去了( le)英國電影學會(BFI)的圖書館( guǎn)和其他一些地方,那么您( nín)對倫敦這座城市的印象( xiàng)如何?以及倫敦電影節和( hé)BFI的印象?
黃修平: 很好。其實( shí)坦白說我來之前,有很多( duō)朋友跟我說了一些倫敦( dūn)不好的地方。但是我不知( zhī)道,我是一個新來的。僅這( zhè)4天來看,我對倫敦有一個( gè)很好的印象。我剛來的時( shí)候,從機場乘車去酒店的( de)一段路上,我看到風景的( de)時候就覺得很熟悉。就像( xiàng)我小的時候在電視看見( jiàn)的一些西方國家就是這( zhè)個樣子,所以對我來說有( yǒu)一種很真實的感覺,還有( yǒu)那種風味,街道就是這個( gè)樣子,小屋就是這種樣子( zi),這些磚就該是這個樣子( zi)
倫敦電影節(London Film Festival)也很好,因為( wèi)我覺得他們真的很尊重( zhòng)我這個作品,她選了我這( zhè)個作品是真的明白這個( gè)作品里面一些核心的東( dōng)西。我們的選片人Hyun Jin Cho給我們( men)寫的介紹語跟倫敦電影( yǐng)節總監Kristy Matheson給我的一個評語( yǔ)都讓我覺得這么辛苦的( de)把這個戲拍出來,中間有( yǒu)很多的過程,有很多人可( kě)能不太明白我想做什么( me),但是最后成品給到她們( men),她們真的看到里面我想( xiǎng)表達的東西。然后她們寫( xiě)了出來,所以我覺得他們( men)真的明白這個片子。
還有( yǒu)就是一份尊重,因為他們( men)選了以后,我也有提了一( yī)個要求,我希望我們的Q&A和( hé)映前介紹環節都可以有( yǒu)BSL (British Sign Language 英國手語)的翻譯員可以( yǐ)提供給我們。然后當她們( men)真的安排Q&A的手語翻譯員( yuán)的時候,她們也有關注到( dào)我沒有注意的地方。比如( rú)說翻譯員應該站在哪個( gè)位置, 影廳里面的燈光夠( gòu)不夠亮讓翻譯員的翻譯( yì)可以被觀眾看見。還有比( bǐ)如說聾人觀眾或是用手( shǒu)語的觀眾,他們要發問的( de)時候,他們應該是怎么樣( yàng)子,是不是應該站出來面( miàn)向觀眾,這些很細節的東( dōng)西可以證明她們真的很( hěn)尊重這個電影和我們想( xiǎng)表達的東西。
深焦:《看我今( jīn)天怎么說》現在已經完了( le)所有的三場放映,那么片( piàn)子的放映效果和觀眾的( de)反饋有達到您的預期嗎( ma)?在QA和結束的討論中有什( shén)么印象深刻的事嗎?
黃修( xiū)平: 在片中有一個橋段是( shì)我們的女主角素恩(鍾雪( xuě)瑩飾)在臺上有一句對白( bái),就是說她希望科技可以( yǐ)令世界上沒有聾人。就在( zài)剛結束的這場放映里面( miàn)有一個我相信是聾人觀( guān)眾,他叫了出來。真的,我相( xiāng)信因為他是聾人,有些時( shí)候他們的發音不會被自( zì)己意識到,我相信是對白( bái)給他帶來了很大的沖擊( jī),所以他叫了出來。這對我( wǒ)來說是很大的一種力量( liàng)。
深焦:您在五年前就開始( shǐ)創作這個片子的劇本,可( kě)以詳細聊聊是什么樣的( de)契機讓您想要創作一個( gè)關于聾人的故事嗎?
黃修( xiū)平 :其實就是五年前我有( yǒu)一個編劇朋友,她寫了一( yī)個短片的劇本,里面有一( yī)個場景是聾人在水底打( dǎ)手語,我覺得很神奇。因為( wèi)聾人在海底下打手語,他( tā)們可以打出很多手勢,可( kě)以談很多的東西,這些是( shì)聽人不能做的。我覺得這( zhè)把聾人和聽人溝通的情( qíng)況反了過來,這是一個很( hěn)好的構想,但是這也不是( shì)真的觸動我要拍這部電( diàn)影的原因。
最觸動我的其( qí)實是編劇在一個晚餐的( de)時候,她跟我說了這個劇( jù)本背后的一些理念:一種( zhǒng)聾人文化和聾人的身份( fèn)認同,她跟我說有一些聾( lóng)人其實就算是比如說明( míng)天有一個新的科技可以( yǐ)把他們的聽力完全恢復( fù),變成聽人,他們也是不愿( yuàn)意的,這個認知給了我很( hěn)大的沖擊。
我過往的作品( pǐn)都是探討人怎么可以找( zhǎo)準自己的真我。所以當我( wǒ)知道原來有這個狀況,我( wǒ)覺得這就是我下一部戲( xì)的主題。
深焦:我有注意到( dào)片子中出現了關于2010年開( kāi)始聾人教育政策的變化( huà),想必您一定做了很多的( de)調研,那么想請問香港社( shè)會中聾人的生活環境和( hé)生活狀態是什么樣的?他( tā)們占了多少比例?還有社( shè)會關于聾人的福利制度( dù)?
黃修平 :我忘了這個數據( jù),但其實這個數字很有爭( zhēng)議的,因為什么是聾人,其( qí)實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 de)定義,比如說有一些老人( rén)家他的聽力下跌,那算不( bù)算聾了?你計不計算這個( gè)群體,其實那個數字分別( bié)很大。
關于聾人的福利制( zhì)度我覺得還好,大概20多年( nián)前開始,香港開始推行一( yī)個叫「手語雙語共融教育( yù)計劃」。從幼兒園跟小學然( rán)后到中學,挑了一些主流( liú)的學校,把一些聾人放在( zài)里面,有一定的比例,比如( rú)說一班有30個學生,有一半( bàn)是聾人,然后教育的方法( fǎ)就是有一個健聽的老師( shī)用口語,一個聾人老師用( yòng)手語(但有時也不一定是( shì)聾的),反正有一個是全用( yòng)手語,一個是全用口語一( yī)起去教,那么同學們就可( kě)以自己選擇。
假如你是聾( lóng)人,你當然可以選擇看手( shǒu)語學習,但是你真的想學( xué)口語你也可以選擇學口( kǒu)語。反過來說有一些聽人( rén)他覺得自己聽也沒有問( wèn)題,但想學手語也可以挑( tiāo)手語來學,所以我覺得這( zhè)是非常好的一種做法,也( yě)幫了很多的聾人可以真( zhēn)真正正的學習。但是因為( wèi)它目前還都是靠慈善基( jī)金運營,還沒有政府的運( yùn)作,所以可以有空間做得( dé)更好。
深焦:《看我今天怎么( me)說》有提名金馬獎的最佳( jiā)音效,音效的使用確實很( hěn)特別,尤其是時斷時續的( de)電流聲和戛然而止的停( tíng)頓,您當初在設計的時候( hòu)有什么考量嗎?以及是如( rú)何實踐的?
黃修平: 最簡單( dān)的說,因為這個片子是關( guān)于三種不同狀態的聾人( rén),所以他們每個人的情節( jié)我的設計都是不一樣。我( wǒ)就嘗試用他們聽到的聲( shēng)音的狀態來讓觀眾進入( rù)他們的世界,這個是最簡( jiǎn)單的一個解釋,但是其實( shí)這樣去解釋是有問題的( de),因為我們不會知道聾人( rén)真實的世界是什么樣。
其( qí)實要描述這個作品常常( cháng)都有一種比較困難的地( dì)方,比如說「我們」應該覺得( dé)有一點不好,因為我說「我( wǒ)們」的時候我是假定「我們( men)」就是聽人,所以我其實不( bù)應該這樣說。所以應該說( shuō)聽人其實不可能明白聾( lóng)人真正聽到什么,但是你( nǐ)要再問下去的時候,這個( gè)就是一個哲學的問題,比( bǐ)如你不會知道水里的魚( yú)會不會快樂。
所以我很坦( tǎn)白說整個聲音設計都是( shì)聽人希望聽人觀眾可以( yǐ)用聲音來幻想聾人的世( shì)界是什么樣,這種幻想的( de)理解不一定是實體的。所( suǒ)以有一點藝術的抽象處( chù)理在里面,是不能用一個( gè)很簡單的原理來把它概( gài)括的說出來。
深焦:您在社( shè)交媒體上解釋關于字幕( mù)的筆記我有看過,可以再( zài)多稍微介紹一下嗎?
(摘自( zì)《看我今天怎么說》facebook專頁-筆( bǐ)記1:一套以聾為題的電影( yǐng),在字幕運用上,我們希望( wàng)能盡量做到「聾人友善」:1) 字( zì)幕的左右位置,會靠近畫( huà)面中正在說話(無論是手( shǒu)語或口語)的角色,讓聾人( rén)及聽障朋友易于辯認字( zì)幕是代表誰的說話。而這( zhè)樣也可讓大部份較少接( jiē)觸手語的觀眾,在欣賞到( dào)手語演繹的同時,易于同( tóng)步閱讀到手語的內容。2) 在( zài)畫面「未見其人,先出其聲( shēng)」的情況,字幕上會注明說( shuō)話者的名字。3) 字幕盡量精( jīng)簡易讀。)
黃修平: 對銀幕上( shàng)那個人,無論他是打手語( yǔ)還是口語,總之字幕就是( shì)離他比較近的位置。因為( wèi)有些聾人可能不知道這( zhè)個字幕是代表哪一個人( rén)在說話,有些時候嘴巴未( wèi)必很明顯,所以我把這個( gè)字幕靠近說話的人。
然后( hòu)其實大部分的聽人不懂( dǒng)手語,但是手語也是一種( zhǒng)表演,我也想他們對手語( yǔ)的表演可以有一種欣賞( shǎng),但是要同時的看懂這個( gè)手語是什么意思,所以把( bǎ)字幕靠近打手語的人也( yě)可以方便我們去理解跟( gēn)欣賞。
深焦:那其實我在看( kàn)很多對聽障人士友好的( de)電影的時候都會看到字( zì)幕出現「門關上了」這種字( zì)幕,看到您有解釋說這是( shì)否對聾人有效呢?
(摘自《看( kàn)我今天怎么說》facebook專頁- 筆記( jì)2: 然而,究竟「聾人友善」的字( zì)幕,應否包含「聲音的描述( shù)」呢? 例如描述環境聲以及( jí)音樂的存在。這問題,我由( yóu)電影創作之初已開始考( kǎo)量研究。我看過很多聾人( rén)電影節的電影,包括由聾( lóng)人導演的電影,發覺附加( jiā)「聲音描述」字幕的情況并( bìng)不如我 (作為健聽人) 想象( xiàng)中多,至少當音樂出現時( shí),大部份這些電影均沒特( tè)別以字幕注明。我問過好( hǎo)幾位聾人朋友,他們表示( shì),除非那聲音是交代重要( yào)的「劇情」,而那「劇情」又是畫( huà)面上所看不到的,那么字( zì)幕的描述就發揮作用 。(例( lì)如:課前監獄中的同學突( tū)然肅穆起來,因為從走廊( láng)中傳來了老師「高跟鞋的( de)聲音」。) 否則,一律把聲音變( biàn)成文字,對他們的意義其( qí)實不大。(例如:畫面見海洋( yáng),而字幕出「海浪聲」。) 再者,有( yǒu)幾位聾人朋友也表示,他( tā)們看戲是看故事,不想被( bèi)太多旁枝訊息滋擾。 )
黃修( xiū)平: 其實很多這方面的議( yì)題都沒有絕對的是與不( bù)是。因為真的我做這么多( duō)的研究,其實聾人的光譜( pǔ)是很大的。但是我只能從( cóng)我的聾人朋友做一些研( yán)究,他們都說有很多時候( hòu)的 「描述字幕」沒太大的意( yì)思,就是比如說你看到有( yǒu)人的頭發被風吹起來,描( miáo)述「風的聲音」對他來說有( yǒu)沒有意思?
可能沒有,但是( shì)也不一定,因為也有一些( xiē)聾人他們可能 即使 從來( lái)都不知道風聲是什么樣( yàng),但是他想知道聽人得到( dào) 什么信息,所以這也說不( bù)定,也有不同的情況。
深焦( jiāo):其實片子講述了很多關( guān)于身份認同和選擇的問( wèn)題,有人選擇帶上人工耳( ěr)蝸融入,有人選擇繼續手( shǒu)語生活,那么現實中的聾( lóng)人群體都是如何選擇的( de)?
黃修平: 因為我剛才說聾( lóng)人的光譜是很大的,有不( bù)同的聾人,我其實常常會( huì)提醒自己,不要把手語太( tài)過浪漫化,不要說貶低那( nà)些很努力真的想聽的人( rén)。我們的三個角色都不是( shì)絕對的代表某一個真實( shí)的人,但是他們三個都代( dài)表著很多的意向。
深焦:在( zài)片中素恩母親的控制其( qí)實表現的比較隱晦,比如( rú)總是給素恩做湯喝,象是( shì)一種規訓。那么您當時是( shì)如何設計這對母子的矛( máo)盾的?有現實參考嗎?
黃修( xiū)平: 其實也有很多的真實( shí)故事在背后,比如說有一( yī)些真實的案例,從小都到( dào)大都想她的聽障的女兒( ér)可以有聽力、能講口語,所( suǒ)以就不給她打手語,但是( shì)到女兒20多歲的時候,女兒( ér)發現手語給她打開了一( yī)個新的大門,她開始學手( shǒu)語,然后母親真的擔心得( dé)很厲害,直接哭起來了。
女( nǚ)兒已經20多歲了,她只是有( yǒu)一點點的想法去學手語( yǔ),但是母親真的哭起來,這( zhè)些都是真實的聾人跟我( wǒ)說的,我跟別人說他們都( dōu)會有一點難理解。其實這( zhè)個就是母親真的會擔心( xīn)不能再跟女兒溝通,她只( zhǐ)要一打手語就會變成另( lìng)外一種她不想她 變成的( de)聾人,就不再用口語說話( huà)。母親就不能再跟她溝通( tōng)。
深焦:其實手語也是一種( zhǒng)語言,子信最后和素恩說( shuō)你學會了這門語言,因為( wèi)you got the feeling.那么您認為學習語言過( guò)程中的 “ got the feeling”具體指什么?
黃修( xiū)平: 其實這個來自廣東話( huà),其實就是“有feel”。我小的時候( hòu)常常說有feel。你可以說它蠻( mán)本土話,但是我覺得它很( hěn)有意思,因為我覺得在這( zhè)個年代有很多東西都失( shī)去它本來應有的感覺。所( suǒ)以我覺得手語這是一種( zhǒng)很活潑、很鮮活的一種語( yǔ)言,我覺得這是很有feel的一( yī)種語言,很有feel的一種表達( dá)的方法。
深焦:您也有看過( guò)很多聾人導演的作品,有( yǒu)給您什么啟發嗎?
黃修平( píng): 聾人導演的啟發,我記得( dé)我在香港國際聾人電影( yǐng)節(Hong Kong International Deaf Film Festival )看到一個日本的聾人( rén)導演拍的電影,我其實有( yǒu)一點做研究的心態,我在( zài)留意她怎么用聲音。
她也( yě)有用音樂,這個音樂其實( shí)是非常的有旋律的,當時( shí)有一點超過我之前的預( yù)期。比如說我預計聾人他( tā)們可能會少用音樂,或者( zhě)說用一些比較單調的音( yīn)樂,但是她不太介意用很( hěn)有韻律的音樂。那么我就( jiù)問她,為什么呢?她就說她( tā)的電影 也是給聽人看的( de)。那我問她怎么處理音樂( lè)的部分呢?她 說就找她的( de)聽人音樂家朋友,全交給( gěi)他。她就告訴這個場面應( yīng)該有什么的情感。
所以要( yào)是問我有什么啟發,就是( shì)說作為一個聽人,我拍聾( lóng)人,我自問有很大的尊重( zhòng),但是有些時候可能也不( bù)一定要墨守成規,對我覺( jué)得要是說啟發可能是這( zhè)個點。
深焦:香港電影近些( xiē)年不乏出現關于“社會邊( biān)緣群體”的塑造,比如去年( nián)的《白日之下》以及21年的《ZSPL》,您( nín)怎么看近幾年香港電影( yǐng)這種突如其來的現實主( zhǔ)義浪潮?
黃修平: 我可以給( gěi)一個比較簡單但是很真( zhēn)實的答案。兩個多星期之( zhī)前,我跟我的聾人演員有( yǒu)一個聚餐,在一個地鋪的( de)餐廳,然后我遇到兩個住( zhù)在附近的人。他們認識我( wǒ),因為他有看過我的資料( liào),有記得我拍了聾人相關( guān)的電影,他們就是看到一( yī)幫聾人在聚餐,然后認出( chū)了我。
他跟我說很期待你( nǐ)關于聾人的電影,他還跟( gēn)我說很喜歡你的電影,也( yě)很喜歡近幾年的香港的( de)電影,他說現在才是香港( gǎng)電影的黃金時期,從前我( wǒ)們都是說80、90年代是黃金時( shí)期,但是你看全部都是打( dǎ)槍啊這些東西。現在就是( shì)題材很多,真實性也很強( qiáng),他說他很喜歡。
他還有一( yī)個很精彩的比喻,他說從( cóng)前香港的電影很精彩像( xiàng)唐代的文學,現在的香港( gǎng)電影是宋代的文學。我不( bù)一定完全同意也有一點( diǎn)慚愧,我們做的真這么好( hǎo)嗎?
深焦:您作為香港電影( yǐng)當今的中堅力量,認為香( xiāng)港非商業性質的電影的( de)未來方向是什么?
黃修平( píng): 沒有人知道,我覺得因為( wèi)香港跟香港電影都在發( fā)生很大的變化。從現實實( shí)際的情況來說,香港的市( shì)場很不好。當然我們今年( nián)的《九龍城寨之圍城》很賣( mài)座,但是這是一個很特別( bié)的例子,整體來說今年開( kāi)工的電影人的數量很低( dī),很多人都沒有工開。
所以( yǐ)我也不能說看到什么的( de)前景,但是同時真的我覺( jué)得拍片的人越來越多,這( zhè)個是真的很奇怪的現象( xiàng),我在大學里面教電影每( měi)年都有很多同學還是來( lái)報讀。他們拍戲的時候也( yě)還是很熱情。
拍片的人想( xiǎng)做電影的人很肯定比從( cóng)前黃金時代多很多。所以( yǐ)我也不知道香港的電影( yǐng)怎么走,但是有年輕人不( bù)斷的拍,我們就看下去、拍( pāi)下去,用不同的方法開拓( tuò)不同的找資源的方法拍( pāi)下去,我只能這么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