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電影很詭異。
說是講( jiǎng)人妖大戰(zhàn),但你仔細看,會( huì)發(fā)現(xiàn)里面沒有好人,也沒( méi)有壞人。只有不同的修行( xíng)者。
白蛇在修行。她修的是( shì)什么?愛情。
她以為愛上一( yī)個人,為他生孩子,就能變( biàn)成人。這是一種修行,通過( guò)體驗人類的情感來獲得( dé)人性。
青蛇也在修行。她修( xiū)的是什么?欲望。
她要體驗( yàn)所有人類的感官快樂,性( xìng),嫉妒,占有,背叛。她認為只( zhǐ)有徹底理解了人類的欲( yù)望,才能真正成為人。
法海( hǎi)也在修行。他修的是什么( me)?控制。
他要控制自己的欲( yù)望,控制世界的秩序,控制( zhì)所有不符合他標準的存( cún)在。他以為只有徹底的純( chún)凈,才能獲得解脫。
三種修( xiū)行方式,三種對"成為人"的( de)理解。
但誰對了?
答案是,誰( shuí)都沒對。
因為他們都犯了( le)同一個錯誤——他們以為"人( rén)性"是可以通過努力獲得( dé)的。
但人性不是什么高級( jí)的東西。人性就是矛盾。就( jiù)是同時擁有愛和恨,善和( hé)惡,理性和瘋狂。
白蛇以為( wèi)愛情就是人性,但她愛得( dé)太完美了。她為許仙做一( yī)切,犧牲一切,這不是人類( lèi)的愛情。這是神話里的愛( ài)情。
真正的人類,會在愛情( qíng)里犯錯,會自私,會傷害對( duì)方,會后悔。白蛇不會。她太( tài)好了,好到不像人。
青蛇以( yǐ)為欲望就是人性,但她的( de)欲望也太純粹了。她想要( yào)什么就直接去爭取,從不( bù)掩飾,從不虛偽。
真正的人( rén)類,會在欲望面前猶豫,會( huì)自我欺騙,會找各種理由( yóu)為自己開脫。青蛇不會。她( tā)太誠實了,誠實到不像人( rén)。
法海以為控制就是超越( yuè)人性,但他的控制也太徹( chè)底了。他完全壓抑了自己( jǐ)的感情,像一臺機器一樣( yàng)執(zhí)行規(guī)則。
真正的人類修( xiū)行者,會有懷疑,會有掙扎( zhā),會在某個夜晚突然崩潰( kuì)。法海不會。他太堅定了,堅( jiān)定到不像人。
所以誰最接( jiē)近人性?
許仙。
這個看起來( lái)最軟弱的人,反而最像人( rén)。
他愛白蛇,但也會害怕。他( tā)享受她的溫柔,但也懷疑( yí)她的真實。他想要保護家( jiā)庭,但也會逃避責任。
這才( cái)是真正的人性。矛盾,軟弱( ruò),自私,但也有溫暖。
但電影( yǐng)的結(jié)局很殘酷。
白蛇死了( le)。青蛇殺了許仙。法海抱著( zhe)嬰兒,一個人站在廢墟里( lǐ)。
為什么是這樣的結(jié)局?
因( yīn)為這三種修行方式,都走( zǒu)向了極端。
白蛇的愛太純( chún)粹,最后變成了毀滅。她為( wèi)了救許仙,引發(fā)洪水,毀了( le)整個村莊。
青蛇的欲望太( tài)直接,最后變成了仇恨。她( tā)得不到想要的,就要毀掉( diào)一切。
法海的控制太嚴格( gé),最后變成了孤獨。他拯救( jiù)了世界,但失去了所有人( rén)。
這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任( rèn)何極端的修行,都會背離( lí)人性。
不管你修的是愛,是( shì)欲,還是空,只要你把它當( dāng)成唯一的真理,你就會走( zǒu)向反面。
真正的人性,在中( zhōng)間。在矛盾里。在那些說不( bù)清道不明的地方。
這三個( gè)修行者,其實代表了三種( zhǒng)對待生命的態(tài)度。
白蛇代( dài)表執(zhí)著。她執(zhí)著于愛情,執(zhí)( zhí)著于家庭,執(zhí)著于做一個( gè)好妻子。
青蛇代表放縱。她( tā)放縱自己的欲望,放縱自( zì)己的嫉妒,放縱自己的破( pò)壞沖動。
法海代表逃避。他( tā)逃避情感,逃避欲望,逃避( bì)所有讓他不安的東西。
但( dàn)佛教的智慧在哪里?
在于( yú)不執(zhí)著,也不放縱,也不逃( táo)避。而是接受。
接受生命的( de)矛盾,接受人性的復雜,接( jiē)受世界的不完美。
這很難( nán)。比修煉任何神通都難。
因( yīn)為接受意味著放下控制( zhì)。意味著承認自己的局限( xiàn)。意味著在不確定中生活( huó)。
故事的結(jié)尾,法海抱著那( nà)個嬰兒。
這個嬰兒代表什( shén)么?
代表希望。代表新的開( kāi)始。代表還沒有被任何極( jí)端觀念污染的純真。
也代( dài)表責任。
法?,F(xiàn)在必須養(yǎng)( yǎng)育這個孩子。不能把他訓( xùn)練成一個完美的和尚,也( yě)不能讓他變成妖怪。他必( bì)須讓這個孩子成為一個( gè)真正的人。
這可能是法海( hǎi)最大的考驗。也是最重要( yào)的修行。
因為養(yǎng)育一個孩( hái)子,你必須學會愛,學會包( bāo)容,學會接受不完美。
你不( bù)能只要求孩子聽話,你也( yě)要學會聽他的聲音。你不( bù)能只想控制他,你也要學( xué)會被他改變。
這是真正的( de)菩薩道。不是高高在上的( de)拯救,而是平等的陪伴。
青( qīng)蛇最后問的那個問題很( hěn)重要:"人類知道什么是愛( ài)嗎?"
這個問題沒有答案。或( huò)者說,答案就是沒有答案( àn)。
因為愛不是知識。愛是體( tǐ)驗。是在關(guān)系中學習,在錯( cuò)誤中成長,在痛苦中蛻變( biàn)。
人類不是因為知道什么( me)是愛才會愛。人類是在愛( ài)的過程中,慢慢學會什么( me)是愛。
這個故事看起來在( zài)講修仙成佛。實際上在講( jiǎng),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rén)。
答案不在山上,不在法術(shù)( shù)里,不在完美的品德里。
答( dá)案在日常生活里。在喜怒( nù)哀樂里。在和另一個不完( wán)美的人相處的每一天里( lǐ)。
在學會既不執(zhí)著,也不逃( táo)避,也不放縱的那種平衡( héng)里。
這比任何神通都更難( nán)修煉。
也更加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