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音樂人三寶在綜( zōng)藝節(jié)目里隨口一句話,直( zhí)接把娛樂圈那層“你好我( wǒ)好大家好”的窗戶紙捅破( pò)了。
他對著電視里的孫儷( lì)來了一句:“她啊,不算一個( gè)好演員。”
這話一出,網(wǎng)友直( zhí)接炸鍋。
有人拍大腿叫好( hǎo):“終于有人敢說真話了!”也( yě)有人氣得跳腳:“你一個搞( gǎo)音樂的,懂什么演技?”
但說( shuō)真的,比起這句話本身,更( gèng)讓人感慨的是:為什么這( zhè)么一句個人觀點,能掀起( qǐ)這么大風浪?

先說說三寶( bǎo)是誰。這人可不是什么十( shí)八線小透明,他是給張藝( yì)謀電影配樂、寫出《暗香》《不( bù)見不散》這種國民金曲的( de)大佬。
老婆萬千惠是個鐵( tiě)桿“甄嬛迷”,《甄嬛傳》刷了 80 多( duō)遍,臺詞都能倒背如流。
結(jié)( jié)果三寶看劇時眉頭一皺( zhòu),直接潑冷水:“孫儷演技也( yě)就那樣。”
老婆當場崩潰:“這( zhè)話播出去我粉絲群要地( dì)震了!”節(jié)目組趕緊問要不( bù)要剪掉,三寶就回了仨字( zì):“無所謂。”

你看,問題就出在( zài)這“無所謂”上。
現(xiàn)在娛樂圈( quān)里,誰敢這么無所謂?
導(dǎo)演( yǎn)怕得罪演員,演員怕得罪( zuì)粉絲,粉絲見不得偶像受( shòu)半點批評。大家表面笑嘻( xī)嘻,心里算盤打得噼里啪( pā)啦。
三寶偏偏不吃這套,他( tā)不靠演員吃飯,不怕丟資( zī)源,看不順眼就直說。這種( zhǒng)“局外人”的大實話,反而成( chéng)了最稀缺的東西。

當然,有( yǒu)人說三寶沒資格評價演( yǎn)技。
可仔細想想,藝術(shù)都是( shì)相通的。
他搞音樂劇《蝶》《金( jīn)沙》,對角色情緒、故事節(jié)奏( zòu)的把握,未必比專業(yè)演員( yuán)差。
他說的也不是孫儷“演( yǎn)技爛”,而是覺得她太“穩(wěn)”了( le)。
從《甄嬛傳》到《羋月傳》再到( dào)《那年花開月正圓》,演的都( dōu)是氣場兩米八的大女主( zhǔ),連皺眉的弧度都像復(fù)制( zhì)粘貼。

這倒讓我想起觀眾( zhòng)最近的吐槽:“一看孫儷出( chū)場,就知道這角色肯定贏( yíng)到最后,連發(fā)瘋的機會都( dōu)沒有。”
對比周迅能演精靈( líng)古怪的黃蓉,也能演陰郁( yù)絕望的李米;張譯能從憨( hān)厚許三多變成冷血特工( gōng)何立。
好演員的確該像水( shuǐ)一樣,倒進什么容器就成( chéng)什么形狀。
孫儷的戲好不( bù)好?當然好。
但“好”和“夠不夠( gòu)好”之間,差的就是那點“意( yì)外感”。

更耐人尋味的是萬( wàn)千惠的反應(yīng)。
她嘴上喊著( zhe)“別說了”,可從頭到尾沒反( fǎn)駁老公的觀點,只是擔心( xīn)“這話不能播”。
這不就是現(xiàn)( xiàn)在很多人的心態(tài)嗎?
明明( míng)心里門兒清,但為了“不惹( rě)事”,寧可把真話咽下去。
網(wǎng)( wǎng)上吵得最兇的也不是道( dào)理,而是站隊。
“你說孫儷不( bù)好?你就是黑子!”“夸三寶敢( gǎn)說?你爹味真重!”

說白了,我( wǒ)們早就不習慣聽刺耳的( de)聲音了。
明星活在粉絲筑( zhù)起的信息繭房里,觀眾被( bèi)算法喂養(yǎng)成“只愛聽好話( huà)”的巨嬰。
連批評都要先查( chá)戶口:“你是專業(yè)導(dǎo)演嗎?拿( ná)過獎嗎?憑什么評價?”
照這( zhè)邏輯,美食家不會炒菜就( jiù)不能說菜咸,球迷沒踢過( guò)世界杯就不能罵國足。
那( nà)藝術(shù)討論干脆變夸夸群( qún)算了。

其實三寶最戳中我( wǒ)的,是他那種“愛誰誰”的勁( jìn)兒。
這年頭,說真話的成本( běn)太高了。
輕則被粉絲沖爛( làn)微博,重則丟工作斷人脈( mài)。
可要是一個圈子里全是( shì)打哈哈的老好人,演員永( yǒng)遠聽不到“你該突破了”,導(dǎo)( dǎo)演永遠不敢說“這段戲太( tài)爛”,最后爛片扎堆,觀眾還( hái)得邊罵邊買單。

想想當年( nián)李誠儒在綜藝里懟流量( liàng)明星“如坐針氈”,陳道明批( pī)評“抗日神劇”侮辱歷史,為( wèi)什么大家鼓掌?
因為真話( huà)再難聽,也比漂亮的謊言( yán)有用。
孫儷當然是一線演( yǎn)員,但如果連她都能被討( tǎo)論“哪里不夠好”,那些瞪眼( yǎn)嘟嘴的流量們是不是更( gèng)該冒冷汗?

所以啊,三寶這( zhè)話哪是在罵孫儷,分明是( shì)給所有人提個醒:當我們( men)把“不翻車”當最高標準,藝( yì)術(shù)就死了。
好演員應(yīng)該像( xiàng)野馬,偶爾脫韁又何妨?
觀( guān)眾也得學會容得下那句( jù),“這次演得一般,下次再來( lái)。”
畢竟,假笑裝久了,臉會僵( jiāng)。
真話聽多了,耳朵才會靈( líng)。
